Clojure提供了几种强大的数据结构(集合)
一、集合种类
1、vector
相当于数组,如: [2 3 5] , ["ad" "adas" "adadsads"]
2、list
相当于链表,如: '(2 3 5) , '("ad" "adas" "adadsads")
与vector相比,[]变成了() ,又因为 ()符号是用于函数调用,为了区别,需要在 ( 前面加上 一个单引号'
3、map
语法格式如: {:a 1 :b 1}
map是1个或多个 key-value对,其中key标识符前面要求有:标识 。map的key本身就是函数,通过它可以查找它所对应的值。
如:
user=> (def data {:a 1 :b 2} )user=> (:a data)1user=> (:a {:a 1 :b 2} )1user=> (:a {:a 3 :b 2} )3
上面第一个语句定义了一个值data,是个map。 第二个语句是获取关键字:a的值,这里:a就是一个函数。
最后两个语句就是直接从map字面量上查询key对应的值。4、set
语法格式如: #{值1 值2 ....}
user=> #{1 2 3}
#{1 3 2}说明,相比java的集合,Clojure的集合对象有如下几个特征:
1) immutable 集合的内容在初始化后是不可修改的,后续对它的操作都会产生新的集合
2)heterogeneous 多相(异种的),集合中的元素不要求必须是同一种数据类型,可以是不同类型数据的集合
3)persistent 持久化的,集合的内容是不可修改的,相关的操作会产生新的集合,但并不是复制的方式,而是有点类似配置管理的机制,只是新增变更的部分,老的部分还是采用原来的数据。这样所有的历史数据都能完整的保留下来。
二、集合的三大操作
所有函数式编程语言,都对集合的操作提供了一些基础的高阶函数,最典型的是 filter ,map 和 reduce三个函数。
这个三个函数高度概括了对集合的操作。
下面我们分别介绍。
1、filter函数
filter函数是函数式编程中对集合操作的三大重要操作之一,几乎所有的支持函数式编程的语言都有类似的方法。
其作用是筛选出满足条件的元素组成一个新的集合返回。
filter函数需要两个参数,第一个是过滤函数,用于检查元素是否符合,第二个是集合本身。结果返回一个list。
如下面例子:
例1:
user=> (def stooges ["Moe" "Larry" "Curly" "Shemp"])#'user/stoogesuser=> (filter #(> (count %) 3) stooges)("Larry" "Curly" "Shemp")
上面代码中的count函数是计算字符串的长度, #(> (count %) 3) 是个匿名函数,只有长度大于3的字符串才满足条件。
例2:
user=> (def years [1940 1944 1961 1985 1987])#'user/yearsuser=> (filter #(even? %) years)(1940 1944)
2、map
map函数是函数式编程中对集合操作的三大重要操作之一,几乎所有的支持函数式编程的语言都有类似的方法。
其作用是 对集合中的每一个元素做处理,最后得到一个新的集合(注意集合类型是列表),新集合的元素个数和原集合一样,但内容可以不一样(包括元素的类型)。
所以map函数 的第一个参数是对元素转换的处理函数,后面的参数是待处理的集合(一个或多个)。
下面我们举例来说明:
例1:
(defn fun [item] (* item 2)) //定义了一个函数,返回的值是对输入参数乘以2
(map fun [1 2 3]) //map函数使用了fun函数,最后map函数调用后的返回结果为 (2 4 6)
可以看出,被处理的集合是vector,但处理后返回的集合类型为list
例2:
user=> (map fun #{1 2 3}) (2 6 4)
可以看出,set被处理后返回的集合类型也是列表,而且因为set本身是无序的,返回的list结果序号与set表面上看的也不一致。
例3:
user=> (map + [2 4] [5 6] [1 2]) (8 12)
user=> (map + [2 4 7] [5 6] [1 2 3 4]) (8 12)
上面两个例子传入的第一个参数是函数是 + , 后面是多个集合。最后的结果是按照最小的集合元素算的。
例4:
user=> (map #(* % 2) [1 2 3]) (2 4 6)
上面代码中传给map的是一个匿名函数 #(* % 2) 。在实际的集合map操作中,大量场景下会传入匿名函数。
Clojure中的匿名函数就类似于 python、java8中的lambda表达式。
3、reduce
reduce函数是函数式编程中对集合操作的三大重要操作之一,几乎所有的支持函数式编程的语言都有类似的方法。
其作用是对集合做处理,得到一个计算后的值。 如sum ,count, max, min 都是reduce操作的特例,只不过这些操作是非常常见和通用的 ,会被提为专门的方法。
如:
user=> (reduce #(+ %1 %2) [1 2 3])6
上面操作是对集合求和。reduce的第一个参数是一个函数,这里是匿名函数,该匿名第一个参数(用1%代替)是每次迭代的返回值,%2是元素。
每次对元素操作,1%都会重新最后作为参数传入,最后一个元素处理完后%1的值会作为reduce的函数值返回。
user=> (reduce #(* %1 %2) [2 4 6])48
上面操作是对集合中的元素求乘积。
user=> (reduce #(if (> %1 %2) %1 %2) [10 2 54 3 6])54user=> (reduce #(if (< %1 %2) %1 %2) [10 2 54 3 6])2
上面的两个操作分别是取最大值和最小值。
三、集合的其它操作
下面介绍的集合的操作都是对上述三大操作的一些特例。
1、count函数
该函数用于获取集合中的元素个数
user=> (count [19 "yellow" true])3user=> (count '(19 "yellow" true))3user=> (count #{19 "yellow" true})3user=> (count {:a 1 :b 2})2
从上面例子可以看出,count函数对这四种集合都是适合的。
2、reverse
该函数是对集合中的数据进行反转排列,返回一个新的集合。因为map和set本身是无序的数据结构,所以reverse函数也只对vector和list有意义。
user=> (reverse [2 4 7])(7 4 2)user=> (reverse '(2 4 7))(7 4 2)
3、map
map函数的作用是 对集合中的每一个元素做处理,最后得到一个新的集合(注意集合类型是列表),新集合的元素个数和原集合一样,但内容可以不一样(包括元素的类型)。
所以map函数 的第一个参数是对元素转换的处理函数,后面的参数是待处理的集合(一个或多个)。
下面我们举例来说明:
例1:
(defn fun [item] (* item 2)) //定义了一个函数,返回的值是对输入参数乘以2
(map fun [1 2 3]) //map函数使用了fun函数,最后map函数调用后的返回结果为 (2 4 6)
可以看出,被处理的集合是vector,但处理后返回的集合类型为list
例2:
user=> (map fun #{1 2 3})(2 6 4)
可以看出,set被处理后返回的集合类型也是列表,而且因为set本身是无序的,返回的list结果序号与set表面上看的也不一致。
例3:
user=> (map + [2 4] [5 6] [1 2])(8 12)
user=> (map + [2 4 7] [5 6] [1 2 3 4])(8 12)
上面两个例子传入的第一个参数是函数是 + , 后面是多个集合。最后的结果是按照最小的集合元素算的。
例4:
user=> (map #(* % 2) [1 2 3])(2 4 6)
上面代码中传给map的是一个匿名函数 #(* % 2) 。在实际的集合map操作中,大量场景下会传入匿名函数。
Clojure中的匿名函数就类似于 python、java8中的lambda表达式。
4、apply
该函数的作用是给它传入一个函数和集合,该函数对整个集合进行操作后返回的结果就是apply函数的返回结果。
user=> (apply + [2 4 6])
12user=> (apply * [2 4 6])48user=> (apply - [2 4 6])-8
5、从集合中获取单个元素
user=> (def stooges ["Moe" "Larry" "Curly" "Shemp"])
#'user/stoogesuser=> (first stooges)"Moe"user=> (second stooges)"Larry"user=> (last stooges)"Shemp"user=> (nth stooges 2)"Curly"最后一个方法nth的第2个参数表示获取第几个元素(从0开始,这里2代表第3个元素)。
6、从集合中获取多个元素
user=> (def stooges ["Moe" "Larry" "Curly" "Shemp"])
#'user/stooges user=> (next stooges)("Larry" "Curly" "Shemp")user=> (nthnext stooges 1)
("Larry" "Curly" "Shemp")user=> (nthnext stooges 2)
("Curly" "Shemp")user=> (butlast stooges)("Moe" "Larry" "Curly")user=> (drop-last 1 stooges)
("Moe" "Larry" "Curly")user=> (drop-last 2 stooges)("Moe" "Larry")7、some该函数可以用来判断集合中是否包含某个元素,需要一个用来判断的函数作为参数,另一个参数是集合本身。如:
user=> (def stooges ["Moe" "Larry" "Curly" "Shemp"])
#'user/stoogesuser=> (some #(= % "Moe") stooges)trueuser=> (some #(= % "Mark") stooges)nil可以看出,如果存在则返回true,否则返回nil(为何不返回false呢?)。
上面的写法会看起来比较笨拙,可以用如下的方法达到同样目的:
user=> (contains? (set stooges) "Moe")
trueuser=> (contains? (set stooges) "Mark")false上面操作,利用set方法将vector转换为set集合,然后利用contains?函数进行判断,看上去会更清晰简单些。
另外一个区别是,当元素不存在时返回的不是nil,而是false